Koreapigchina-295x300.jpg  

 

04278ccc8c00a186.jpg  

 

3415884651.jpg  

 

 

【菁英異言堂】仇韓解密 透視台灣反韓文化背後的焦慮與嫉妒

 

 

2010年11月亞運跆拳道競賽爆發「楊淑君事件」,因為電子襪惹爭議遭判失格推波助瀾一股反韓運動,「打韓狗」、「泡菜假人」等詆毀字眼流竄於網路世界,PPT與Facebook風起雲湧發起反韓貨、抗韓劇的聲浪,甚至發生台灣學生對韓僑生扔雞蛋。仇韓情緒從運動場蔓延,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劉德昌用政治經濟學角度頗析此傳播現象,唯有正視仇韓這種虛幻情緒的真實基礎,才能找到可能的超越之道。

 

 

仇韓並不盡然是台灣人的虛幻想像。大部分的民眾(特別是球迷)指出,各項的國際賽事只要提到韓國,一致性反應都是「打球很髒」,愛搞「小動作」。楊教授指出台灣人之所以跳脫表象、直指南韓,是因台灣在運動與經濟等場域與南韓的長期競爭,所培養起來的「洞見」或「刻板印象」。台灣與南韓倂稱為「四小龍」,彼此競爭代工訂單、也有文化及各種運動項目的類似發展。李登輝時代的「南進政策」,把台灣視為帝國之眼看待東南亞市場,如今南韓搶先我們成為亞洲次帝國的腳色。仇韓情緒,反映了在東亞的文化與政治經濟結構下,我們長期跟南韓的交手經驗與緊張關係。

 

 

近年南韓國力的增長,拉開了與台灣之間的距離。南韓棒球在職棒較健全等因素下,代表隊實力逐漸逼近日本,在美國大聯盟的全球體系中也有更多頂尖選手;而南韓流行文化則有國家與資本的聯手經營,同樣逐漸壯大、在亞洲各地風行。最明顯的例子,台灣有線電視台不斷買進韓劇強烈放送,如經典的「大長今」與「藍色生死戀」。國防作戰新聞系主任謝奇任表示,南韓的流行音樂在編曲與台設計都下足了基本功,Wonder Girl的Nobody一曲蔚為盛行。因為在競爭中落居下風,我們不免出現集體焦慮與妒恨,演變為仇韓的情緒。

 

 

全球經濟秩序體系下,東亞的國際競爭格局,照顧的並不是台灣與韓國的最大利益。在東亞的國際關係中,找到具有台灣自主性的定位,才能夠超越仇韓的情緒。不管是運動場閾還是文化創意產業中,邊陲國家間更多的合作與理解,將能夠可以促進更好的良性競爭。像是這次兩地職棒冠軍的表演賽,就有助於我們欣賞與瞭解南韓及台灣自身的優缺點所在。透過更多類似的合作與理解,或許才能讓彼此都超越仇恨與惡性競爭、較持平地參與及觀賞國際運動賽事。

 

 

2007920083409.jpg  

 

path2.jpg  

 

      

 

126849766.jpg  

 

 

     菁英教育|上海托福|上海雅思|全民英檢|TOEIC|TOEFL|IELTS|SAT|美加留學|澳洲遊學|日本遊學|英美留學|英檢證照時代|菁英托福雅思|上海托福培训|上海雅思培训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菁英站前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