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菁英站前校世界新聞】攝影道德的背後「To be, or not to be 

 

新聞學中兩相互牴觸兩個議題,「新聞倫理V.S.職業倫理」,學術界呼籲莘莘學子一切報導以真實合乎道德倫理;實務界卻高舉商業旗幟告訴底下的記者,銷售數字是決定新聞品質的萬靈藥,關於台灣的新聞內容,學術圈與實務界仿佛兩條平行線永遠找不到交集。

  

To be, or not to be 源自莎士比亞名劇《哈姆雷特》,當人生去到重要關頭,不太多,往往就只有兩個選項;然而,這可能是最痛苦最困難的考試,因為有些時候無論怎樣選,似乎都是錯的。

 

 攝影道德1.jpg  

 

這是一幅屬於攝影師 Paul Hansen 的得獎作品。於海地大地震後,一次群眾搶劫中,警員向天開槍擊斃了一個女孩,攝影師就把這個情況拍攝下來,然後作品於瑞典年度攝影獎 (Swedish Picture of the Year Awards) 中獲得了國際新聞照片獎 (International News Image)。你贊成這幅作品應該獲獎嗎?

  

就在我們天天投訴雜誌與報章,別把天災人禍的受害者刊登出來時,這幅照片卻獲得獎項。無可否認,這作品不論角度、色調、時機等都充份表現戲劇感與新聞價值;事實上,同樣是地震,人類不必然與日本人一樣,能在災後展現出平和、從容與整潔,相反更有可能表現出的是失序與悲劇。

  

這個名為 Fabienne Cherisma 的小女孩,就成為了這次災後人禍的受害者,她本來只是一個15歲女孩,並未做過劫匪,只是讀書與及幫補家計,而且成績還不錯,這一天卻是以罪犯的身份而死去。我們當然感到難過,但假如相信這幅照片是有道德力量,那麼這份力量可以阻止悲劇重演嗎?可以喚起更多人的同情,以支援當地的居民? 

然而,這相片更爭議的地方卻是如下︰

 

攝影道德2.jpg  

 

你可以接受嗎?

 

但這確實是照片背後的真實︰不少新聞相片背後,都是一大群攝影師不斷的拍攝下,才會出現的。你問︰這算尊重嗎?這還算人道嗎?難道一個死去了的小女孩,竟變成一件道具,任人圍觀而創作? 

 

女孩的父親來了,把女兒抬走,憂傷的面容,沉重的身軀,令閱讀的人無不動容。然而別忘記,我們應該想像得到,這位痛苦的父親面前的,正是一大群攝影師,不斷不斷的按下快門。

 

 

攝影道德3.jpg  

 

關於攝影道德的論述,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1993年普立茲攝影獎的得主凱文卡特攝影一名飢餓的非洲小孩,後面跟著一隻等待他倒斃好享用大餐的禿鷹,這張殘酷的相片讓他得了獎,也讓他在獲得普立茲獎後自殺。

 

 

普立茲新聞獎.jpg  

 

 

凱文·卡特拍下的這一幕在1993年3月26日,美國著名權威大報《紐約時報》首家刊登了這幅照片接著很快的傳遍全世界 在各國人民中激起強烈反響。成千上萬的人來電詢問,這小孩最後是否到達了救濟站?更多人直接地質問凱文卡特 在拍照的同時,到底做了些甚麼真正對那瀕臨死亡的孩子有所助益的事情? 

 

1994年7月27日,普利茲頒獎儀式結束三個月後。警察在南非東北部城市約翰內斯堡,發現凱文卡特用一氧化碳自殺身亡,除了輿論壓力,連凱文卡特的母親都不懂,為什麼他沒有幫助那個孩子。 

 

這就是現代的傳媒與新聞,你的看法如何?你又能否接受這個新聞獎呢?如果你就是攝影師,這一刻,「To shoot, or not to shoot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資料參考:

http://prisonphotography.wordpress.com/2010/01/27/fabienne-cherisma/

http://www.guardian.co.uk/world/2010/jan/26/haiti-earthquake-shooting-girl-stor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菁英站前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